坚持终身学习,建功伟大时代——宗艳民校友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齐鲁工业大学材料学部1983级硅酸盐工程专业的校友宗艳民。今天,有幸荣获母校授予“杰出校友奖”,心情非常激动,感谢母校授予的最高荣誉!感谢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诲!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1983年秋天,和今天的同学们一样,我带着自豪、期待的心情,进入学校,成为一名大学生。不同的是,我记忆的时光指针,指向的是四十年前。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朵浅浅的浪花;而在一个人的历程中,四十年就是半生。四十年过去了,但在校学习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那时候,我们的学校没有整齐的高楼,没有现代化的实验室,没有塑胶的跑道......我们的教室和宿舍不要说空调,连风扇也没有,我们的食堂简单的只能满足基本就餐,不能奢求花样的选择,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能吃饱就好。条件艰苦,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四十年前,大学是象牙塔,是所有年轻学子梦寐以求的圣地,我们能够进入大学校园,是幸运儿。我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鼓舞下,我们如饥似渴,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中。老师们更是无怨无悔,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想尽千方百计,带领我们认知新领域,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感谢我的学业导师陆德明老师、岳远征老师以及其他的老师们,他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甘做人梯,不单教我们做学问,还教我们如何做人,铸就了我事业发展的基础。
上学期间,我就深刻认识到材料是工业的基础,我国由于材料科学的落后导致众多产业存在严重瓶颈。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诸多产业链的中下游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依然摆脱不了低附加值、高污染、高排放的状态,其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依然被上游的国外企业垄断控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的材料不过关。
我毕业于材料专业,深知材料学科是一个热点学科,但是材料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一直是众多企业眼中的难以触及的“皇冠上的明珠”。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梦,一个材料梦,要研发和生产国际最先进、最前沿的材料,改变中国材料落后的局面。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济南一家国有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做了一名工程师,后来不幸的是这个工厂倒闭,我手持失业证开始了创业之路。我思考了很久,选择了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这项技术。正如钢铁的出现将人类带入工业花社会、硅半导体材料把人类带入信息社会一样,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也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材料”,将把人类带入数字化时代和低碳时代,重构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实现材料自主可控,不再受制于人,这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发展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以称得上“国之重器”,
抱着“做强材料、报效祖国”的信念,我下定决心要把这项技术进行产业化。就这样,2010年我创办了天岳公司,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业化的漫漫征途中。为了感恩母校、感恩老师,天岳公司成立之初在确定公司名称时我取用了岳远征老师的“岳”字。做好材料,需要“沉心研究,永不放弃,直到成功。”10余年来,我带领公司技术和产业化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创新研发,进行了数千次工程化实验,最终攻克了关键技术难关,掌握了碳化硅单晶生长和衬底加工的核心技术,走在了该领域的全球前列,特别是半绝缘碳化硅衬底连续四年稳居世界三强,实现了国家核心战略材料的自主可控,为国家战略物资保障、国家安全和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天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济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建有“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碳化硅重点实验室,承担多项国家级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授权核心专利495项,专利拥有量位于同行业前列,2021年成为独角兽企业,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2年1月,山东天岳在A股科创板成功上市(天岳先进688234),目前已经列入科创50、中证500指数。特别感谢我们学校材料学部的沈建兴教授、郝霄鹏院长对我和公司多年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自1983年入学,已经四十年了。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回首望去却是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这四十年,是我们国家全方位历史剧变的一个时期,我本人置身其中,感慨良多。回顾往事,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一切又瞬间呈现在眼前,在此我想和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些人生感悟:
一、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走出高中校门,走进大学校门,人生将面临很多自主选择。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城市、选择生活方式……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我们选对了,可能事半功倍;而如果选错了,可能要多花费一番功夫。
在我创立天岳公司准备进入半导体材料这个领域的时候,面对的是国内、国际被少数几家外国企业垄断的市场,我们该不该进入这个领域?能不能做成?即便做成了,市场会不会接受我们的产品?半导体材料将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这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单纯地靠热情、靠意气是无法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我学到的专业知识告诉我,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材料的支撑;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导致技术的保护和壁垒的提升。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经过13年的努力,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了碳化硅衬底材料的自主可控的问题,有效保障了我们国家重点行业的产业链供应,并且正在参与着国际竞争。各位同学,你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从现在开始就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行动力
选择了正确的方向,还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实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个人需要行动力,一个企业同样需要行动力。
天岳公司经过13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济南、济宁、上海三家工厂,员工总数过千人。如何管理企业,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上海工厂在建设期间,遭遇了疫情封控,几百人被封控在工地,如果工厂不能如期竣工,将会影响公司产能、失去市场的宝贵机会。我们克服多重困难,想办法、找出路,合理调配,科学组织,终于顺利完成工厂建设,比预计工期提前了八个月。得到当地政府和行业的高度赞赏,传为美谈。有再多的想法,不去一步一步地去履行,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耕耘,怎么可能会有秋天的收获呢?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收获就会如期而至,这句话不只是对一个企业,对任何一位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子来说同样适用。
三、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定力
一个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诱惑,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会面临诱惑。在不同的阶段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应该放弃,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和定力。碳化硅衬底材料的下游产业链很长,我们坚守只做碳化硅衬底材料,不搞多元化,努力把碳化硅材料做好、做精,做到全球知名、世界领先。在大学阶段,各位同学也应该具备这样的定力。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是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的关键时期,只有守住初心,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四、学习,是我们每个人一生要坚持的事情
判断力的提升,可以让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行动力的提升,可以保障我们把事情做成。定力的提升,可以让我们坚定方向、百折不挠。而这些要素的提升,都离不开学习。
在校园学到的知识,是我们保持学习力的基础;离开校园,则是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开始,这个阶段更长,是一生的事情。天岳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外学科瑞,内学华为”的目标,始终把企业定位为学习型企业,我们不惜代价,聘请华为资深专家为天岳量身打造专业培训,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练。我本人,也在不断地学习,虽然年近60,我今年还参加了清华五道口金融专业的学习,因为天岳公司上市后我日常的决策和管理需要我掌握和了解金融知识。
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地爱着我们的国家、爱着我们的家乡,爱着我们的母校。那么,我们应该用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为我们的国、我们的家、我们的校,增光添彩!
同学们,一定要坚信:无论学什么干什么,只要努力拼搏,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特别是学材料专业的同学,更是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最后,祝福各位同学学业有成,人生精彩;
祝福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福我们的母校:桃李满天下,明天更美好!
谢谢大家!